脑梗塞治疗新思路 干细胞技术来修复!

丽滋卡尔2018-01-30 09:40:50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200万脑血管病人,脑梗塞病人就占到了80%。由于脑梗塞的致残率、致死率很高,严重危害了患者的健康。幸运的是,最新的干细胞技术为脑梗塞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传统治疗脑梗塞的方法主要有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等,目的是疏通血管,恢复脑供血。
溶栓治疗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很多病人到达医院时就已经失去了溶栓的机会。因此,通过药物达到及时疏通血管的病例非常少,在治疗过程中,受损脑组织半暗带区域(相对缺血区)还在继续恶化。
而介入治疗是在病人脑血管中放置“支架”以疏通血管,由于受病变血管的粗细、病人身体条件的好坏、医院设备条件等制约,影响了这一治疗的应用。在全部脑梗塞病人中,能得到介入治疗的很少。目前,虽然脑梗塞治疗药物很多,但对脑梗塞半暗带区域的保护并不理想,对脑血管再生和脑细胞再生更无能为力,这也是脑梗塞致残率、致死率高的主要原因。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全新的干细胞技术为脑梗塞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是组织再生的种子细胞。
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形成任何类型的组织和器官,以实现机体内部结构和自我康复能力。通过专用的细胞分离液、提取、纯化后的到临床治疗所需要的细胞;经过静点、注射或接入等方法将细胞输入患者体内,利用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的功能来修复体内受损细胞,达到机体功能重建的目的。
以往针对干细胞的培养方式是以2D(平面)培养为主,因细胞的横向扩增生长,有成长上限(被限制),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细胞的数量和功能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现今日本的一家干细胞治疗中心已经能够运用最新的三维立体细胞培养技术(3D细胞培养技术),从皮肤中提取间叶系干细胞,并模拟人体内三维立体环境,同时利用细胞调制施设(CPC)将微粒子数减少,制造出没有细菌的无菌室状态,对干细胞的增殖进行高标准管理。
通过这一技术从颈部以上部位采取的皮肤间叶系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细胞、血管细胞,不仅有组织再生能力,还能分泌百余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能使脑梗塞早期半暗带区域受到保护,减少了脑梗塞后常规治疗过程中水肿的继续扩大,减少了脑细胞的进展性破坏,为后期治疗赢得了时间。
脑梗塞病人渡过急性期后往往遗留偏瘫、失语、肌张力高,行走跛行且困难,患手不能做精细工作、手指屈伸困难,震颤麻痹,不能胜任原工作,日常生活自理困难。其原因在于成年人脑组织一旦因缺血缺氧坏死,脑组织不能再生,所以功能难以恢复。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