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加,癌症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高。
可以说,人到中年,40岁左右是癌症的一个『坎』,为什么这么说呢?
据研究发现:
30岁以前癌症发病水平相对较低;
40岁左右开始快速上升;
80岁-84岁达到癌症发病高峰。
从40岁左右开始,癌症的死亡率也开始有一个明显的上升。
40岁左右时,我们不再像年轻时有好的体能,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很多人面对着家庭、事业的压力。再加上不注意养生,之后癌症就难免来找。
其实,癌症的发病是年龄、性别、遗传、生活方式改变等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逐渐累积的结果。
所谓“水滴石穿”,防癌不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点小改变,一点点小坚持,也许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效。
1. 每天多健走几步
别小看走路。英国慈善组织漫步者协会和麦克米伦癌症援助中心最新研究发现,每天坚持行走1.6公里,在20分钟内走完,对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的治疗都有明显益处。此前,多项最新国际研究都明确指出,走路可增强免疫力、改善内分泌、调节激素水平,在防癌、抗癌方面功效突出。
建议:成人每周应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健走的中等强度,步频约为100-120步/分钟,微微出汗为宜,微喘但能正常谈话。健步走前要进行适度热身,如选择晚饭后走路,应在饭后半小时至睡前两小时内进行。
2. 每餐少吃一口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并不差,大家都吃的很好,营养丰富。很多人吃饭总是舒服“嘴”,碰到好吃的就吃到撑,想着我多吃点红肉也没啥吧。嘴是高兴了,但是身体可遭罪了。每次多吃点,再不运动,就很容易为肥胖埋下祸根。
殊不知,保持标准体重是防癌第一步。18岁以后,人的体重增加应该不超过10斤。对于正常人来说,每餐吃到7、8分饱就好了,贪多了都是病啊~~~
3. 多吃一口果蔬
研究发现,在所有的膳食营养因素里,能够最有效的预防癌症的食物就是蔬菜和水果,可以防止消化道、呼吸系统和内分泌有关的癌症。
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你吃够了吗?没吃够的话,每天让自己多吃一口果蔬吧!
4. 每天给自己一份好心情
好心态是防癌的免费“良方”,情绪低落会使自然杀伤癌细胞的威力下降20%以上。比如,爱生闷气、性格孤僻、抑郁、多疑、情绪长期受压抑的人患癌几率较高。曾有相关临床研究显示,60%-80%的癌症患者都有性格内向、不喜欢沟通等特质,医生将其称为“癌症性格”,一般对乳腺癌、肝癌、胆囊癌影响比较大。
当然,心情不好的时候谁都会有,但是总是心情不好,意味着就该赶紧调整自己啦~~丰富业余生活,试试新的尝试,找朋友倾诉,别总是自己苦恼。
5. 每天早睡一点点
在临床诊疗中,大部分肿瘤患者都有过睡眠不良的经历。现代人,特别是脑力劳动者,白天工作忙碌,晚上又习惯熬夜,不注意按时入睡,身体休息不好,长此以往,让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给癌细胞的产生与增殖扩散提供了条件。
23点前最好入睡,因为这段时间的睡眠效率远远超过其他时间段。如果你是一个晚睡党,不如试试每天早睡十分钟吧,看看坚持下来身体的改变,是不是越来越精神了~~
6. 给自己来一次体检
癌症如果能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率可达80%以上,而中晚期的治愈率只有10%~20%,甚至更低。一般来说,有针对性的防癌体检有利于早期癌发现,尤其是中老年人、吸烟者、经常酗酒、血亲中有患癌者、有肝炎和EB病毒等高危人群,最好定期做防癌体检。
据首个《防癌体检规范专家共识》,对于国人最常见的癌症,给出了高风险人群体检年龄表。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40%以上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所以,通过筛查早期诊断癌症来提高癌症治疗效果极其重要。
定期防癌筛查,提高生存率
90%的癌症早期没有症状,90%的早期癌症靠专业普查来发现,90%的癌症患者有了自觉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失去了治愈的最佳时期。
因此,在现代医学背景下,面对癌症,最好的方法便是定期进行防癌筛查,通过早预防、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有效干预癌症,降低发病率,提高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