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宫颈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女性生命的杀手。人们所熟知的梅艳芳、李媛媛等女明星均死于宫颈癌。宫颈癌的发病人群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30岁左右的患者明显增多。
宫颈癌虽然很可怕,但宫颈癌是恶性肿瘤中唯一具有“三个唯一”特点的癌症,即:唯一病因明确、唯一可以早期预防和治疗、唯一可能基本消灭的癌症。也就是说,只要早诊早治,宫颈癌完全可以预防、早期发现及治愈。
宫颈癌在我国是仅次于乳腺癌居第2位的妇科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病例近60万,死亡约30万。中国每年新增病例约13.5万,其中8万人因此死亡。
临床研究发现,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大约需要10年的时间,因此女性朋友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筛查和治疗。宫颈癌的癌前普查比任何一种癌都容易。
我国宫颈癌的发生,在地理分布上的特点是高发区常连接成片。各省宫颈癌相对高发区的市、县也常有互相连接现象。总的趋势是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根据29个省、市、自治区回顾调查,我国宫颈癌死亡率占总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占女性癌的第二位。值得庆幸的是,近几十年来,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现在的研究已经肯定宫颈癌前病变和人乳头状病毒感染是有密切关系的,99%以上的宫颈癌前病变有人乳头状病毒感染,以 HPV-16及18型最常见。当HPV持续感染时如同时合并一些其他的因素,如吸烟、感染、性传播疾病等可能诱发宫颈上皮内瘤变。性接触是 HPV 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避孕套并不能完全阻断 HPV 的传播。在性行为活跃的年轻女性中最常见,感染高峰年龄为18-30 岁。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宫颈癌的病因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1、病毒感染: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相关。HPV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具有球形外壳,直径55nm,主要感染皮肤粘膜上皮,导致不同病变。妇女一生中80%可感染HPV,通常在8-10个月内被自然清除,只有少数(5%)妇女呈持续感染状态。人乳头瘤病毒会从受伤的子宫颈上皮以及子宫颈上皮的“鳞状柱状上皮过渡区”感染细胞。多重性伴侣者会增加感染频率,使得感染的可能性增加。
2、性行为: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女性的子宫颈口“鳞状柱状上皮过渡区”在年轻时分布在靠外侧处,随着年龄、生产数增加,这个过渡区会往子宫内部移动。过渡区分布越靠外侧,则受人类乳突病毒感染的机会就越大。所以越早有性行为的女性,其往后的岁月里发生子宫颈癌的机率也越高。
3、月经及分娩因素:经期卫生不良、经期延长,多产、多次人流等。
4、吸烟、吸毒等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增加感染效应,促进癌发生可能。吸烟可抑制宫颈局部的免疫力,使机体无法及时清除受HPV感染的细胞或已经发生癌变的细胞。
5、免疫缺陷与抑制:HPV感染导致免疫缺陷和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宫颈癌的发生率升高。
预防宫颈癌的重点是筛查,定期做宫颈细胞学检测或HPV检查,可有效筛查HPV病毒,准确率高达95%至98%。对发现异常结果的妇女,进一步检查治疗,把病变阻断在癌前期或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