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张常见食物胆固醇含量表

丽滋卡尔2018-04-09 12:00:14

“坏胆固醇”引起心梗、脑梗

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水平升高,会损伤血管,使血管壁上形成脂质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增大,导致血管狭窄,从而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更危险的是,有些斑块就像“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就会引起血栓栓塞,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短时间内就可夺人性命。

健康人群“坏胆固醇”应该低于3.4 毫摩尔/升,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则要控制在1.8~2.6毫摩尔/升以下。若体检发现自己血胆固醇指标异常,一定要遵医嘱进行降脂治疗,切勿大意。

血液中1/4的胆固醇是吃出来的

血胆固醇中,有1/4是吃进去的,3/4是自身肝脏合成的;15%~25%的人对膳食胆固醇非常敏感,高危人群更应严格控制饮食。

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它是合成细胞膜、胆酸、维生素D的重要原料,肥肉、鸡蛋、内脏等动物性食物胆固醇含量较高。

大多数健康人天生就有维持血胆固醇稳定的机制,也就是说,如果从外部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多了,自身合成就会相应减少,以维持总量不变。

但还有15%~25%的人群对膳食胆固醇较敏感,自身调节能力较弱,摄入的胆固醇一多,体内血液总胆固醇就会显著升高。这群人就要严格管住嘴,小心“病从口入”了。

适度摄入才健康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

每周吃蛋类280克~350克(大约每天1个鸡蛋的量),吃鸡蛋不弃蛋黄;

动物内脏含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和一些微量元素,建议每月食用2~3次,每次25克(半两)左右;

培养清淡饮食习惯,少吃油炸食品。成人每天烹调油25克~30克(半两)。

已经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必须严格控制膳食中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常见食物胆固醇含量表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以下常见食物每100克可食用部分中,胆固醇含量如下表↓
美国心脏病协会、中国营养学会等都曾建议,普通成年人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要超过300毫克,虽然新版膳食指南已取消此上限,但最好控制摄入量。
一份“降胆固醇”的饮食攻略
荤素合理搭配

限制“三高”饮食,即高热量、高胆固醇、高脂肪饮食。饮食提倡清淡,但也不宜长期吃素,否则饮食成分不完善,反而会引起内生性胆固醇增高。

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饮食,如动物脑髓、动物内脏、蛋黄、鸡肝、黄油等。脂肪摄入量每天限制在30~50克。少吃甜食和零食,多吃蔬菜和水果。

可以多吃些有降胆固醇作用的食物,如大豆及其制品、玉米、洋葱、大蒜、香菇、木耳等。

尽量少吃含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如肥肉、奶油、猪油、牛油、肉类外皮等动物性食品,烹调用油宜选择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例如玉米油。


合理用油

建议选择含有植物甾醇较多的玉米油。植物甾醇可以降低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它是一种从谷物、大豆、蔬菜和坚果等中提取出的白色粉末,结构上类似胆固醇。

被食用后,植物甾醇便与胆固醇形成竞争,在小肠中阻碍“坏”胆固醇被吸收到血液中,而这种阻碍,据科研数据显示,约10000ppm的植物甾醇可使胆固醇的吸收率降低40%~60%。

因此,每天适量补充含植物甾醇的玉米油,享受美味的同时更能守护心脏的健康。
绝对戒烟,限制饮酒

对于胆固醇偏高的人群来说,戒烟限酒是最重要的,这是因为吸烟和酗酒也是高胆固醇血症的诱发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吸烟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非吸烟者。吸烟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胆固醇)的水平,并且吸烟量越大,好胆固醇水平越低。

香烟中的尼古丁,还能使周围血管收缩和心肌应激性增加,使血压升高,导致心绞痛发作。

此外,不适当饮酒会使心功能减退,对胃肠道、肝脏、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均有损害。


适量饮茶

茶叶中含有的儿茶酚有增强血管柔韧性、弹性和渗透性的作用,可帮助预防血管硬化。

茶叶中的茶碱和咖啡因能兴奋精神,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疲劳,具有利尿作用。适量饮茶能消除油腻饮食而减肥。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