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 11天猝死16人!最年轻22岁!这么做,比得癌更恐怖!你还在犯?

丽滋卡尔2017-08-10 17:18:08



又到春夏交替之际,正是猝死高发的时期,感冒、累、熬夜、三高饮食、精神紧张和不规律的生活都是猝死的主要诱因,因此一定要注意睡眠和休息,切勿疯狂熬夜!



16个年轻生命轰然倒下!


深圳卫视一则报道,震惊了所有人:深圳急救中心短短11天时间里,共接到16例猝死病例,平均一天差不多就有1.5个非正常死亡案例,其中6名40岁以下,年纪最小的22岁!


这些非正常死亡的背后,原因都是一样——突发性的心脏病猝死


专家表示: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冠心病、脑出血、肺栓塞甚至支气管哮喘都会导致猝死,但心源性猝死比例最大,占到了非事故性突发性死亡的80%。其中,又有80%源于心肌梗死


然而我们所说的心肌梗死却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严重临床表现,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阻塞,从而使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这种病轻则导致心绞痛,重则导致心肌梗死。在中青年人群中,冠心病的发病率日益升高,猝死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至此,冠心病已经成为我们年轻人中日益高发的突发疾病。


相关专家表示,病毒性心肌炎多由感冒引起,炎症弥漫将导致心肌跳动乏力甚至停跳,瞬间就可能猝死。恶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两者均可导致严重的心脏血流动力学紊乱,其中以室颤更为严重。


猝死的背后,竟是这个凶手作祟!



我们许多的人都会问这个问题,由于心脏病导致的猝死一年四季都有,那为什么在这段时间如此的密集呢?


春夏交替之际,天气不稳定,气温忽冷忽热,空气潮湿,气压低,对心血管系统会造成很大影响。


●此外,春天还易发生精神调节紊乱,导致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从而加重或诱发心血管疾病。


●春季流感、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频发,人体免疫力比较弱,许多年轻人却自以为身强力壮,不到医院就诊,而是自行吃药或运动治病,感冒迁延不愈,也容易使病毒侵犯心脏引起严重心肌炎,面临猝死危机。


因此,要多注意休息,少加班熬夜,不要过度劳累。同时在我们需要提神的时候,避免大量吸烟、饮酒、喝咖啡浓茶,要是这样的话,就会在无形中增加了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因素。


即使是没有动脉硬化病变的年轻人,在激状的心态下也可能造成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导致血栓,甚至猝死。


保护心脏:体检+休息+用药


相关专家表示,预防猝死应从保护心脏做起。普通人要注意四点:



1. 定期体检

40岁以上每年至少做一次心血管的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压、血脂等,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做到心里有数。

2. 避免过度劳累

工作要注意调节节奏,适当休息放松,避免过度劳累。不要在很疲劳的时候抽烟、酗酒、喝咖啡浓茶等对心脏有刺激性的饮料,或进行刺激性的、高强度的运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3. 感冒及时就医

出现感冒及时就医,并使用相应的抗病毒药物,还要注意休息多喝水。如果感冒一段时间,突然出现疲累、乏力、心跳快、胸闷、气促等症状,要警惕有心肌炎,立刻到医院检查治疗。

4. 注意保暖

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并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5. 谨遵医嘱科学用药

本身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病人,比如有冠心病、高血压特别是有过心肌梗死、脑卒中的病人,以及做过心脏搭桥、支架手术的病人,除了做到上述四点之外,还要特别注意规范用药,不可自己乱停药、减药。


若用药期间身体仍感觉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是否要调整用药。心律失常的人要检查排除原发病,比如做心脏超声查心肌病,做动态心电图查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做冠状动脉CT查冠心病。有原发病主要治疗原发病,没有原发病的心律失常,如早搏也可能是精神因素的影响,不用过于担心。



记住,千万不要持续熬夜!晚上要在23点前入睡,因为这段时间的睡眠效率远远超过其他时间段。现代医学认为,晚上23时到第二天早上6时这段时间,是睡眠的"黄金7小时"。


23点是睡眠极限!


道理大家都懂,只是很多人都做不到,原因很简单:总觉得死亡离自己还很远。


熬夜等于透支生命,它比癌症更可怕!

从今天开始,切记要早睡!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