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叫理查德的美国家庭医生,
在中国经历6次体检,
然后他抛下这样的话:
这里不像是一家医院,
更像是一家工厂,一家高效的工厂。
而我就像一头屠宰场里的牛,
穿行在流水线上。
在这位美国医生的眼中,
中国式体检有哪些坑爹的乱象?
在体检最开始时,
没有医生或护士向理查德询问健康问题,
做风险评估,然后再决定他需要做哪些检查。
查理德直言,
医院的工作人员没有专业的能力,
根据客户的健康需求推荐体检项目,
而事实上,他们都是销售人员。
一位女大学生袁莳站在咨询台前,
面对一张两米长的价目表,
第一栏中从上到下写着
“药业、居住证、招工体检、
考研升学、家政”等类别,
价格在100-300元。
由第二栏开始,
体检套餐被分为由字母A-J开头的十个类别。
价格从A类的355元,一直到J类的2650元,
其中并无性别、年龄段等区分提示。
袁莳注意到在自选项目里
有个“HCV(丙型肝炎病毒)”,
于是向咨询台的工作人员问道:
“这是什么检查?”对方说不知道。
她又问幽门螺杆菌是什么检查。
“是胃里的一种东西。”
对方看袁莳还想再问,又加了一句:
“你要做了检查,医生会告诉你的。”
袁莳就这样悻悻然被打发了。
3
医生故意误导体检者做无谓检查!
64岁的姚辉获得了一张
“28元享受原价350元体检”的广告单,
到医院检查,大夫说他的前列腺问题“挺严重”,
让他又做了进一步检查并开了多种药物共20盒,
直接刷爆了他的医保卡。
而随后姚辉在另一家三甲医院做复查,
却被告知他的“前列腺增生”
只是一种不必太过担心的老年人常见病。
4
不必要的检查项目“一箩筐”体检!
理查德也发觉自己做了许多不必要的检查。
一些在美国需要花费大价钱才能做的检查,
在中国的一些体检机构,
几百块钱人民币就可以全部做好,
比如癌症酶检查,幽门螺杆菌呼吸检测,
体质分析,腹部、颈动脉、心脏、
前列腺、子宫等所有重要器官的超声波检查,
CT扫描全身和X射线照片,
还有更高级的经颅多普勒检查。
在中国的体检机构,
他们的营业理念是把昂贵的高级检测廉价化,
并薄利多销。
“其中最奇怪的,一个是全身热扫描
(Full Body Thermal Scan),
以前我从未在美国的医院见过。”
理查德回忆说。
“还有一个叫‘生物体微弱磁场测定分析仪
(Quantum FAFA Bio-Energy
Screening Tracing System)’,
坐在一个机器面前,手掌放在机器上,
操作人员按下按钮,不到1分钟就结束了。”
“像颈部的超声波,
60岁以上或是有心脏问题时才需要做。”
理查德说,“还有我做的经颅多普勒(TCD),
为什么要给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做TCD?
那是为筛选中风病人而做的检查。
这种检查的泛滥是在浪费公共卫生的投入。”
另外,对于健康的年轻人,CT是有害的,
一个年轻人如果每年都做一次CT,
把自己暴露在辐射中,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5
检查报告不严谨!
根据这个检测,
体检中心得出一份长达4页的报告,
涵盖其身体中各种重金属水平,
比如汞含量的高低等,理查德调侃说,
“这是一份让人印象深刻的、巨长的报告”。
但这份检测从他的专业知识来看,
是非常不严谨的,
——要检测身体中的重金属含量,
应该做血液检查或头发检查。
在理查德的体检套餐里,
还有一项肿瘤标记物的血液检查。
“我知道很多中国人
都非常喜欢并在意这项检查,
但针对健康人的癌症标记物检查
是非常不准确的。”
其实美国癌症协会认为,
肿瘤标记物主要是用于已经患有癌症的病人,
评估他们对治疗的反应,
或是用于检测癌症病人是否有复发的迹象。
而中国人并不清楚这一点,
他们看到表示正常的检查结果,
或者异常的检查结果时,
错误地安心或者被错误地惊吓,
其实这项检查对健康的人并不十分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