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体检三点 告诉你在哪期

丽滋卡尔2019-05-16 11:08:21

 【诊断】

  前列腺癌起始时常无临床症状,仅能在体检时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结节。前列腺癌起始于前列腺外周带,容易摸到。

  尿潴留和血尿可能和同时伴有前列腺增生有关,癌引起排尿困难和血尿时常属晚期。临床上有相当数目前列腺癌是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病理检查发现的,亦有很多病例因转移症状就医。

  前列腺癌诊断要点:①原发肿瘤;②淋巴结转移;③远处转移。

  (一)原发肿瘤

  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结节,可通过tru-cut活组织检查,或经直肠franzen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扫描可了解肿物大小及范围,正常前列腺回声均匀,侵及包膜时界限不清。

  回声改变亦可由于炎症和结石所致,应予鉴别。CT、核磁共振(MR),亦可了解肿瘤的病变范围以及膀胱、精囊、淋巴结的病变。
  (二)淋巴转移

  前列腺癌先侵犯的淋巴结是闭孔-髂内链,实际上在闭孔处的淋巴结一般不受侵犯。临床上常将髂内淋巴结称为闭孔淋巴结,位于髂外静脉内侧,沿髂内血管走行是重要的应清除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的诊断近年依靠CT及MR,但不能发现小病灶。淋巴造影可发现70%~90%的转移。但假阴性和假阳性较高,近年较少应用。

  有价值的诊断的改良的淋巴结清除术,即切除髂内外血管与闭孔间的淋巴结,作为分期比较精确,可以避免既往清除髂血管,闭孔、盆壁、髂前淋巴结后所造成淋巴漏、淋巴肿、下肢肿等并发症,因为即使广泛的清扫并不能阻止已有的扩散。
 (三)远处转移

  静脉泌尿系造影发现输尿管梗阻时,说明肿瘤已侵犯精囊、膀胱颈和淋巴结,并有远处转移的可能。

  骨转移常见,仅次于淋巴结。全身同位素扫描增强而平片正常应想到是转移。肺x线照相可发现肺转移,常为淋巴管扩散,结节状少见。

  血清酸性磷酸酶升高与前列腺癌转移有关,但缺乏特异性。近年用放射免疫测定可提高其特异性。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单克隆抗体,前列腺抗原测定有待提高其特异性。

  C期前列腺癌20%~70%有酸性磷酸酶升高,有淋巴结转移亦升高,如果持续升高则肯定有骨转移。血清酸性磷酸酶,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升高者在手术后下降,是预后较好的象征。

  在包膜内的前列腺癌酸性磷酸酶由前列腺细胞分泌,经前列腺导管排泄,前列腺癌时,癌细胞产生的酸性磷酸酶无导管排出或导管被癌病变梗阻,酶吸收入血循环,以至酸性磷酸酶升高。

  通过以上检查,前列腺癌即可分期,文献统计A期占10%~20%,B期25%,C期25%,D期35%,说明发现时半数以上已经不是局限的病变。临床分期常低于实际病变范围。
  前列腺炎基本诊断过程

  前列腺炎的诊断过程和其他疾病的诊断过程有同有异。首先,应该是询问病史,如排尿异常、盆骨疼痛、阴囊潮湿、神经精神症状等。

  然而要提醒的是有的患者没有任何与前列腺炎有关的上述症状,仅仅在看性功能障碍或不育症时,或做前列腺液常规化验时,发现有明显异常,这就是国际分型中的第Ⅳ型-无症状性前列腺炎。

  其次,对每一个病人要做好体格检查,特别是肛门指检,肛门指检不仅仅是为了按摩前列腺液进行常规化验,还包括对前列腺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的检查,这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老年人,质地硬、有结节的要和前列腺癌鉴别,有波动感的要考虑脓肿或囊肿的存在。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触痛很明显,前列腺肿大,但不能按摩取液,而要做血培养、尿培养。

  第三,前列腺液常规检查,是实验室诊断的重要方法。目前临床上常规应用的细菌培养方法容易受到来自尿道等处污染菌的影响。另外,前列腺炎病人中有一部分是由淋球菌,支、衣原体感染,必须用特殊培养基进行培养鉴定。

  后,对一些特殊类型或非典型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时,还要进行其他一些专科辅助检查,如B超、精液分析、X线造影、膀胱镜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尿动力学检查等。

推荐文章